close

廣西樂業縣大力發展有機農業 扶持農民脫貧致富

廣西樂業作為國傢貧困縣,脫貧是一項重要的攻堅任務。近年來,樂業縣開始大力發展有機農業,扶持農民脫貧致富。2016年來,樂業縣按照“十一有一低於”“八有一超”的標準,認真開展脫貧攻堅工作,列入自治區計劃脫貧摘帽貧困村和列入自治區提前脫貧摘帽貧困村共7個脫貧村各項指標均達標,全縣1336戶5674人貧困戶脫貧出列,取得瞭“十三五”扶貧攻堅首戰告捷。

2017年8月29日至9月1日,由中國綠色食品協會主辦的全國有機農業基地建設經驗交流會將在樂業縣龍雲山故事小鎮召開。在這次會議上,樂業不僅要介紹有機農業的建設經驗,更會介紹有機農業脫貧奔康的現實成績,而“有機樂業”將通過這次會議,正式走向全國,讓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有機樂業”在世人面前綻放別樣的風采……

精準扶貧,推動農業供給側改革

產業精準扶貧是脫貧攻堅的主要方式,也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路徑。著眼現實,貧困地區在精準扶貧過程中實現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自己獨特台中通水管的優勢。一是貧困地區地理條件差異大,資源類型豐富,小規模的特色產品較多,適合發展區域性的特色產業。二是由於工業生產不發達和農業生產方式落後,貧困地區總體上污染程度較低,具有發展綠色和有機生產的巨大潛力。三是貧困地區鄉村旅遊資源豐富,不少地區生態環境好,綠水青山多,具有發展休閑、養生和觀光的良好條件。四是城鎮化的發展和城鎮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安全和高品質農產品的要求越來越強烈,對休閑旅遊的需要也越來越多,這是貧困地區發展高質量特色產業的市場基礎。

從我國當前的農業供給側看,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仍面臨一些困難。一是生產技術水平總體較低,生產效率不高。缺乏對小規模特色產品的研究與開發,也缺乏有效的技術服務體系,從而導致生產能力和技術標準難以提升。二是組織化程度低,缺乏根據資源條件進行統一規劃和合理佈局的能力。貧困地區缺乏新型經營主體,農戶過於分散,生產規模小,難以進行專業化生產並形成適度的市場規模。三是市場能力低。貧困農戶缺乏對市場需求變化的把握能力,產品沒有品牌,盡管綠色無污染,但消費者的認可度低,導致附加價值低。四是基礎設施落後。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不能滿足高品質農產品生產的需要,也難以抵禦頻繁發生的自然災害。

做好產業精準扶貧並推動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加大貧困地區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首先是完善產業規劃和佈局,根據各地的資源條件和比較優勢差異化發展特色產品,提高產業發展的效率和增強抗風險能力。其次是大力培育有競爭力的新型市場主體,讓市場主體根據市場經濟的規律來主導特色產業發展。與此同時,要在硬件和軟件上齊發力,在改善貧困地區基礎設施、提升農業科技水平、創新互聯網扶貧模式等方面進行有效探索,把貧困地區的發展潛力激發出來,風險和成本減低下去,使特色產業發展的成果能更多惠及貧困傢庭,保證脫貧攻堅戰任務順利完成。

有機農業,助力樂業脫貧奔康

地處雲貴高原東南麓的樂業縣,向來與略有污染的企業保持“安全距離”。然而,偏僻的地域和閉塞的交通,一度讓樂業經濟發展陷入困境。

窮則思變。樂業縣晝夜溫差大,有利於植物營養物質的積累,全縣總面積2617平方公裡,90%的土壤達到富硒水平。背靠大石圍天坑群生態長廊和高達77.84%森林覆蓋率等優越的資源,讓仁智的樂業人發現“有機”可尋。

樂業的好生態得益於先天優勢,更離不開後天的精心呵護。目前,城市綠化覆蓋率達33.94%,人均公共綠地達9.77平方米, 水質、大氣等環境指標均達到國傢一級標準,成功創建自治區級生態村 5個,是桂西北地區的一片凈土。“良好的生態是樂業靚麗的名片,也是經濟發展最大的資源優勢。”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關鍵看貧困的老鄉能不能脫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時,全國貧困人口將全部如期脫貧。“精準脫貧、不落一人”這是黨和國傢面向全國人民、面向全世界做出的莊嚴承諾。讓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是精準扶貧工作的關鍵和難點,也是最終判斷我國是否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

“山高石頭多,出門就爬坡,地無三尺平,神仙莫奈何。”這是樂業縣農業生產的真實寫照。扶貧工作到底該如何開展?習近平指出,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做到精準二字,關鍵是要找準路子、構建好的機制體制。要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的問題,既要加大投入,又要把輸血與造血有機結合起來,不鏟除滋生貧困的土壤,貧困就將是一個周而復始、反反復復的過程。

一、 創新農業經營模式 推動綠色產業扶貧

創新是農業發展的源動力,也是引領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動力。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重大挑戰,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提高農民收入迫在眉睫,如何培育可持續的增長點?出路在於創新。以創新引領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是帶動欠發達農村地區經濟,實現貧困農民脫貧致富的必由之路。樂業就走出瞭一條有機脫貧的特色奔康之路。

2003年以來,樂業縣充分利用區域內無工業污染以及優越的自然條件,優先發展有機農業,不僅守住“綠色底色”,讓群眾吃到綠色、健康、有機的食品,還找到瞭一條大石山區生態與經濟、保護與發展協調並進的雙贏之路。

為瞭明確規劃和目標,樂業縣在2005年編制瞭長期規劃——《有機農業10年發展規劃》,佈下“一圈五帶”(有機產業經濟圈以及茶葉、水果、水產養殖、中藥材、畜牧養殖產業帶)產業發展格局。

通過14年的艱辛探索,引導當地農民發展現代有機農業,使偏遠小縣城和國際國內大市場緊緊聯結在一起。在樂業縣同樂鎮當頂獼猴桃基地,去年收獲瞭二十多萬斤紅心獼猴桃,根據果品的不同,最貴的能賣到30元一斤的價格,因為走的是有機獼猴桃的發展路線,人工成本要比其他的更高。

發展有機農業有機肥和人工管理都投入很大,這也使得很多貧困戶能夠來到基地打工,再加上土地流轉,每個月有瞭不錯的收入台中抽水肥價格。目前,在該基地固定工作的貧困戶有40多個。

在樂業草王山茶葉基地,3千畝認證有機茶,在雲霧間自由生長。這幾年,還沒到采摘季,茶葉就被訂購一空,產品出口馬來西亞、新加坡、迪拜。由於海拔高長勢慢,加上基地采取綠色有機管理標準,茶園需要用大量的人工進行養護,以此也幫助貧困戶脫貧。

為把有機農業做優做強,樂業縣委、縣政府一開始就由企業來把好農產品的質量關和市場開發,同時,積極推進“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完善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盟機制,讓農民從產業升級中獲得更多的經濟實惠。

目前有機茶基地周邊的群眾到有機茶業公司務工者,年收入有1.8萬元左右,群眾人均純收入6000元/年,比樂業農民人均純收入2959元/年增長203%。同樂鎮上崗村萬安屯自2005年發展有機水稻以來,農民銷售稻谷從2.00元/公斤增加到6.00元/公斤,從普通大米的2.4元/公斤增加到有機大米40元/公斤,經濟收入增加瞭16.7倍,普通大米年產值隻有60萬元,現在生產有機大米年產值達到600多萬元。有機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也極大地推動瞭全縣優勢特色農業的快速發展。

時至今日,有機農業已發展成為樂業最為重要的支柱產業。14年來,樂業縣累計投入資金達5億多元,扶持培育龍頭企業6傢,建成示范園區9個、產業基地18個,截至今年7月底,樂業縣已有茶葉、大米、獼猴桃、玉米、大豆、肉牛等14個類別51個系列有機產品,有機原料產量達3萬噸,面積達9萬多畝,有機農產品產值實現3.78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35%。有機產品先後獲得國際、國內各類獎項200多項次。產品遠銷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歐美各國,帶動眾多貧困戶脫貧致富。其中,“樂業紅”有機茶產品成為2016年巴西奧運會運動員用茶。

二、開展休閑農業旅遊 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

做強農業、做大工業、做活服務業,延伸農業產業鏈條,促進產業融合,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是我國農業發展到當前階段的必然要求。

2011年,農業部發佈瞭《全國休閑農業發展“十二五”規劃》。通過延長農業產業鏈價值鏈,精心打造一二三產業融合的“全產業鏈農村休閑觀光旅遊園”。以產業精準扶貧,建成一個產業融合,利益共同體,生產供銷互相促進的“第六業”。即以農業發展為基礎,融合第二、第三產業,創造出新的附加值。休閑農業旅遊項目連接城市、輻射鄉村,貫穿一二三產,將極大促進生態、生產、生活質量的全面提升。

在工業發展上,樂業按照“資源換產業、產業換效益”思路,出臺優惠政策扶持壯大農產品加工企業,積極推進“公司+基地+協會+農戶”的發展模式,完善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盟機制,讓農民從產業升級中獲得更多的經濟實惠。

“顧式”茶、“高野”刺梨汁、有機米……經過數年的探索,一個個樂業有機農產品品牌出世。台中抽水肥2012年,該縣成為國內第一個綜合類有機農業示范基地,樂業人成功地將劣勢轉化為優勢。

然而,堅持走有機農業發展之路,不僅需要高成本投入,更需要決策層的屆屆接力。“歷屆班子堅持生態立縣理念,才有今天的樂業。”該縣縣長李榮能說。

“我們在2005年開始打造有機觀光旅遊園,第一次試賣‘樂業高山有機空氣’就嘗到甜頭,當年接待遊客2.5萬人次。”在樂業縣龍雲山顧式有機茶園,廣西顧式有機農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梁傢熙說。

長期以來,樂業縣堅持“生態立縣”發展戰略,加大退耕還林、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護力度,境內遍佈原始森林。獨特的氣候條件、生態環境和植被資源優勢,為樂業空氣負氧離子的形成提供瞭有利的環境條件,樂業境內空氣中的負氧離子達3000-20000個/cm3,是標準清新空氣的3-13倍。所以,行走在樂業的田間地頭,山間林裡,滿目都是青山綠水,仿佛讓人自身於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

境內獨一無二的自然資源,讓樂業榮獲“世界長壽之鄉”“世界地質公園”“國際巖溶與洞穴科考基地”“國傢森林公園”“中國蘭花之鄉”“中國名茶之鄉”“中國山地戶外運動基地”“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等殊榮,也吸引瞭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

經過14年的努力,樂業縣有機農業發展漸入佳境,進入換擋提質階段。一方面,樂業縣將進一步擴大有機農產品的發展規模,同時推進有機農產品深加工行業發展,另外一方面,樂業縣生態農業“有機嫁接”到全域旅遊上,大力發展養生、休閑、度假等衍生產業,實現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農業休閑旅遊融合發。

三、互聯網+休閑農業 助推精準扶貧

“互聯網+”開啟的是新一輪經濟革命,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勢必優化農業資源的配置,擴大農產品的有效供給,推動農業綠色發展,從而增加農民福利。這將是破解“三農”新問題的有效途徑。

2015年12月底,農業部召開瞭休閑農業工作會議,提出推動休閑農業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並利用“互聯網+”等新信息技術滲透融合,將電子商務、加工體驗和中央廚房等新台中洗水塔業態引入,模糊產業邊界,實現網絡鏈接,大大縮短瞭供求距離,降低瞭經營成本。“互聯網+休閑農業”的發展模式就是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線上交流與線下運作模式。可以說,信息的交互流通是“互聯網+休閑農業”發展的重要助推力量。

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樂業縣也率先借力電子商務、農超對接等銷售模式,大力宣傳推介有機品牌。並先後在杭州中華農業電商博覽園設立瞭樂業有機產品展示館,在淘寶特色中國百色館設立樂業館。在縣城中心建設瞭有機產品專業市場,集中展示營銷樂業縣有機產品,鋪面攤位企業無償使用3年,實現產銷對接、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有效擴大瞭有機產品的影響力和銷售面。

為做強做大有機農業,聯動發展旅遊業,樂業縣經過十多年的精心培育和發展紅心獼猴桃產業,目前,該縣已經種植有機紅心獼猴桃2.4萬畝,年產值1.2億。樂業縣紅心獼猴桃已經成為該縣有機農業的一張靚麗名片。

今年8月18日,百色市樂業縣紅心獼猴桃采摘上市暨2017年“‘互聯網+’樂業獼猴桃節”啟動儀式在樂業縣文化廣場舉行,標志著樂業紅心獼猴桃正式上市。樂業獼猴桃將接力百色芒果,乘著“互聯網+”的東風,繼續百色特色農產品在區內外新一輪的火熱銷售勢頭,據瞭解,隨著電商產業的不斷發展,樂業獼猴桃的銷售戰場正由線台中抽化糞池下轉往線上,當地縣委、縣政府不僅主動對接各大平臺資源,大力支持本土網商、微商,對樂業紅心獼猴桃進行全網營銷,同時還把樂業紅心獼猴桃列為瞭今年全縣重點特色產業來抓,目前,樂業已有20傢企業及網商,共20種農特產品入駐淘寶百色館。

啟動儀式後,樂業縣還進行瞭紅心獼猴桃長壽果王評選活動。樂業電子商務公司、樂業天都奇果專業合作社、樂業莊房獼猴桃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十幾傢公司參加瞭這次果王大賽。

有機是一項長久事業,扶貧是一項民生工程。隻有把有機這個長久事業做出成績,才能更快幫助樂業摘掉貧困的帽子。隻有把脫貧這一惠民工程做成實事,才能經得起歷史和人民的檢驗。精準扶貧,不僅是樂業有機農業發展的突破口,更是樂業早日脫貧奔康的歷史責任。

總的來說,樂業縣在有機農業發展方面做出瞭不俗的成績,而有機農業在精準扶貧、脫貧奔康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是有機產業的效益還沒有得到最大化的發揮,與其他國內外先進的地區還存在一定差距,引導、推動有機農業示范基地走向“三產融合”發展之路,是樂業山區農業新變革的起點。通過這次全國有機農業基地建設經驗交流會在樂業的勝利召開,也必將為樂業有機農業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加快樂業有機農產品走向全國的步伐。


4DF15F00FF3D14DD
arrow
arrow

    cpdyb0058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